客纳街Club Street

设计上融合了牛车水在地丰富的南洋传统风味,以及新加坡早期的殖民地欧陆风格,紧邻安详山的客纳街是个极具魅力的地方。地处新加坡的中国城——牛车水,客纳街曾经是传统华人会馆与社交俱乐部的所在地,如今这里布满了奇特的商铺、咖啡馆和酒吧,成为人们放松休闲的理想之地。糕点店、酒吧、古着服饰店、复古玩具店以及露天餐厅,都使它在近些年来深受学生、雅皮士和海外旅居人士青睐。除此之外,还能在这里欣赏到典雅的建筑设计以及经修复的传统店屋所保留下来的精致设计细节,绝对让人忍不住要用相机定格眼前美景。 更多...

滨海湾浮动舞台(The Float @ Marina Bay)

位于新加坡滨海湾滨海蓄水池的滨海湾浮动舞台,是全世界最大的浮动舞台。舞台长约120米,宽约83米,包括15个钢制浮台完完全全由钢铁制造而成,面积比新加坡国家体育场还要大,能承重1070吨,足以承载9000名表演者、200吨重舞台道具,及3辆30吨重车辆。浮动舞台不会随着波浪冲击而漂浮不定、左右摇晃,同时也能根据潮汐涨退的需要上下调动。从2007年起,新加坡政府就开始在滨海湾浮动舞台举办各种大型活动,包括世界级体育比赛、音乐会、展览及各类文化表演。值得一提的是,每年8约9日都要举办的新加坡国庆庆典,都会在这里举行。届时,结合从金沙酒店后面飞出的新加坡空军飞机表演及滨海湾的烟花,观众将在此享受到一场美妙绝伦的视觉盛宴。 更多...

达豪施纪念碑(Dalhousie Obelisk)

即使你步行在皇后坊边的新加坡河河畔,也不一定会注意到这座毗邻亚洲文明博物馆,外型酷似克丽欧佩特拉方尖塔的建筑——达豪施纪念碑。达豪施纪念碑由政府测量师 John Turnbull Thomson 设计,既然是纪念碑,必定具有历史意义。达豪施纪念碑兴建的初衷,就是为了纪念印度殖民地总督达豪施公爵詹姆斯·安德鲁勋爵 (Lord James Andrew) 于1850 年 2 月第二次访问新加坡,而特地设立,也是旨在提醒商人自由贸易的好处。有趣的是,因为政府规划等原因,达豪施纪念碑还曾历经2次迁移,才最终有了现在的位置。 更多...

维达帕提雅卡雅曼兴都庙(Sri Vadapathira Kaliamman Temple)

这是一修座建于1870年左右的印度教寺庙。寺庙的门楼和寺院内部均可以看到雕刻得栩栩如生的神像,大堂里供奉着守护神卡里女神——她是湿婆神的妻子,象征力量和勇气。二战期间,这里曾被用作印度教徒的避难所,不知是否确实受到了卡里女神的庇佑,来这里避难的教徒都躲过了灾难,整座寺庙和庙里的雕塑亦未受到任何破坏。由于地处闹市,所以这座兴都庙香火鼎盛。 由于宗教的独特属性,基本上很少有游客来,大部分都是虔诚的印度教徒。寺庙香火很旺,如果想进入内部,门口有特别提示需要脱鞋后赤脚进入。庙门上悬挂着许许多多的铃铛,每当进出庙门的时候都要摇一下,传说是为了让神明知道有人进来或离去。 更多...

南洋艺术学院(Nanyang Academy of Fine Arts)

有文化的地方,就一定会有艺术。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简称南艺,创办于1938年,是一所拥有1600名全日制学生和3000名非全日制学生且专业门类齐全的艺术学府。南洋艺术学院的教学大楼设计大胆新颖,镂空的不对称设计、黑色玻璃元素、开放式展厅,无不透露出学院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氛围气息。除此之外,南洋艺术学院还时常会举办艺术展及学生作品展,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就能撞上著名设计师的个人展喔~ 更多...

阿尔阿布拉清真寺(Al-Abrar Mosque)

这座很古朴简洁的清真寺,由南印度远道而来的回教移民在1827年建造的。这些简朴的印度穆斯林,并没有过多的财富,因此初期的阿尔阿布拉清真寺只是一件茅草屋,即使在1850年时有过修缮,也没有过多变化。寺外是2座白色尖塔,外墙和大门没有多余的装饰。与那些著名、豪华、富丽堂皇的清真寺相比,这座清真寺真的是相当低调。没有过于繁杂的加诸和金碧辉煌,这里只是真正虔诚的信奉者,参拜祈祷的一片净土。 更多...

新加坡钱币博物馆(Singapore Coins And Notes Museum)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亚洲、甚至全世界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要了解新加坡从一个小岛变成如今地位的发展史,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了解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这里所使用过的各种硬币和纸币,来追溯新加坡的历史。钱币博物馆是一个硬币和纸币博物馆,这些硬币和纸币十分珍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从最初的货币以及后面每一次改朝换代后更新的货币版本,殖民时代的钱币以及现代的塑料纸币,还有曾经在贸易中使用的“货币用途”的物品,甚至还收藏有电影《哈利波特》中使用的硬币!如果你是个能够静得下心来去追溯历史到文艺青年,就带上你的好奇心,一起听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货币将新加坡建国前后的动人故事娓娓道来吧。 更多...

洛阳大伯公宫(Loyang Tua Pek Kong)

作为新加坡华人圈里最受欢迎和敬仰的神庙之一,洛阳大伯公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初。传说当时有渔夫在洛阳大道附近的海边偶然找到了道教、佛教、兴都教的神像,于是建造了屋子去供奉。初始的寺庙只是简陋的茅草木屋,后来由于一些原因,在1996年被一场大火烧毁,经过几年筹建在2000年重新建成。大伯公宫内供奉着诸神,主佛是大伯公。另外还有当年太岁、周仓将军、开圣帝君、观音佛祖、地藏王菩萨等等。很大一部分的新加坡华人,会在新年到此拜太岁,每逢初一十五也会来烧香拜佛,祈求神明保佑家人平安,生活顺利。 更多...